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人开玩笑说“我PTSD了”。
一、那什么是真正的PTSD呢?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类精神障碍。症状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通常在创伤发生后3个月内出现,也可能在数年后发生。
其诱因包括虐待、暴力、自然灾害、事故、恐怖事件、疾病或亲人的突然死亡等。女性比男性更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会治愈吗?会复发吗?
有治愈的几率,但是也有复发的风险。当再次经历类似或消极影响较大的事件时,可能就会复发。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很常见吗?
常见,患病率为7%-12%。
五、常见症状有哪些?
1、创伤再体验症状:
(1)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闯入与创伤有关的情景或内容。
(2)可有超出正常地触景生情的表现。
(3)接触创伤性事件相关情景或线索时,诱发出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比如头疼、心悸、呕吐、尿频、出汗、肢体发抖等躯体性焦虑症状)。
(4)部分患者可有分离症状(表现为对创伤或应激相关事件回忆的暂时性遗忘,可突然发生,也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年),也称为“闪回”。
2、警觉性增高:
在创伤暴露后的第一个月最普遍、最严重。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可能会花很多事件和精力,去寻找环境中的危险性信息,可伴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中途易醒等)、情绪激动、易激惹(容易生气、暴怒等)等。患者表面上冷淡,表现为漠不关心,但内心警觉性增高。
3、回避症状:
表现为在创伤口事件后,患者对创伤相关的刺激(如具体的场景、对象或情景等)存在持续性的回避。分为有意识回避和无意识回避。
(1)有意识回避:可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的创伤性经历中的人与事;
(2)无意识回避:可表现为对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或防御性)遗忘口、失忆,而与创伤性事件无关的记忆则不受影响。
4、麻木症状:
患者在存在回避症状的同时,可存在情感麻痹或心理麻木的现象。具体指患者给人以淡然、木然的感觉,感到对任何活动、事件或人物等不感兴趣,与外界疏远等;对未来缺少计划,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无动于衷等,社会功能(如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常受到显著影响,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5、其他症状:可有物质依赖(如患者可能表现为酒精依赖、精神活性药物如安眠药依赖等)、攻击性行为、自伤及自杀等行为,甚至伴有人格改变。
六、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抑郁症和焦虑症;
药物或酒精等物质依赖;
行为障碍;
社交恐惧症、单纯恐惧症等;
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