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二)——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抑郁症(二)——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研究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血缘越近,发病率越高。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9.7%,自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后期同病率达66. 7%,且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迄今为止,抑郁症的遗传传递方式并不十分清楚。异常基因的表达或正常基因不能表达是多数精神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途径,但并非单纯遗传影响。环境可以通过心理机制(如应激)或生物学机制(如感染)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2、生理因素。体格较弱、性格内向、基础代谢率较低、动作反应较慢的大学生易发生抑郁,身体强壮、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动作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强者患病机会较少。很多疾病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等,都可以引起心情低落;一些物质包括成瘾物质如酒精、苯丙胺及相关物质可卡因等,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抗帕金森药、心血管药、口服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类固醇类等,以及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磷杀虫剂等,对机体尤其是对大脑的直接效应均可引起心境低落,但引起抑郁的机制尚不清楚。

3、人格因素。具有高依赖型人格的大学生,过于注重人际关系。当遭到人际关系失败或被他人拒绝时都可能导致抑郁。Andrew等研究表明,低自信个体的抑郁水平较高。Beck认为,社会奖赏型人格者强烈需要被他人接纳、理解和支持。这种人过分注重与他人的积极交流,对人际关系事件敏感。自我批评型人格者注重个人同一性和自我价值。在极端情况下表现为强烈的成就欲和对环境的控制欲望,极易产生摄取型抑郁。具有自主型人格的个体关注与自己所持标准和目标有关的成就,一遇逆境就表现出自我批评,当目标不能实现时,总想着自己的失败从而变得抑郁。

4、认知因素。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上的一些误区和认知性曲解,普遍地对生活经历产生扭曲的体验、消极否定性的自我评价,悲观和无助,引起行为和情绪上的症状。据调查,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有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及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持否定的评价),较非抑郁情绪者有更多抑郁的歪曲的认知,即在遇到人际关系与自我成就有关的问题时,常常偏激而又消极,容易引发抑郁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因素主要涉及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这两方面的社会因素与消极的歪曲的认知相结合就会产生抑郁情绪。

5、环境因素

1)不良家庭影响。家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生活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朗的个性、健康的人格;而缺乏凝聚力、沟通不畅、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环境,则会严重阻碍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研究表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使其形成较差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缺陷,容易与现实产生矛盾和冲突。

2)学校生活压力。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许多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在学习方面,学业压力、英语过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职业资格考试、考研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均可造成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和家庭背景不一,人际关系复杂,大学生要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处理好与舍友、同学教师、社团等的关系绝非易事,如果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抑郁。

3)应激性生活事件。不少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1年内往往经受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具有使患者精神紧张的性质,被称为应激性生活事件。据报道,抑郁症发病前约92%有生活事件,其中丧失性和羞辱性事件更易促发抑郁发作。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发生之间的关系为一种数量与反应的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积累达到一定阈值,则激活多对致病基因,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4)社会支持缺乏。大学生抑郁症发病前的社会支持明显缺乏。客观方面,实际或看得见的帮助如物质的直接支持缺少;主观方面,能感受到的被关怀、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程度明显不足;再就是对支持的利用度不够,当大学生遇到挫折或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后,大多闷在心里,没有采取及时合理的宣泄方式,或者说不会请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