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拖延症(一)——认识拖延症

这几年特别流行一个词叫做“拖延症”,“拖延症”似乎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尤其是在我们学生群体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有的同学总是不到最后期限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在截止日期来到的这段时间,我们可能把自己消融在有趣的段子、搞笑的短视频中,不停地在“紧张地玩手机”。

拖延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面对有截止日期的拖延,它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我们往往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终于被无声无息地折磨出抑郁和悔恨。拖延者意识到自身拖延思想时,面对拖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会产生压抑、烦躁、沮丧、自责等情绪,但是下定决心行动的时候还是一再拖延,久而久之,使拖延者的不良情绪持续积压,这种恶性循环将极大地破坏主体的心理健康,使个体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拖延症的形成原因

 1、完美主义

有的同学的拖延症可能是由“完美心态”导致的,他们过于追求完美,畏惧失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完美,所以选择通过拖延来逃避任务的失败。

2、抵制心态

对任务的抵制心理和抗拒被命令的心理所产生的负性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完成任务的动力丧失,使得任务顺利完成成为一件艰难的事情。

3、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会低估自己对任务的胜任力,缺乏对成功的期望,在完成任务时缺乏必要的信心,常常感到自卑、畏惧,通过拖延的方式缓解内心的紧张焦虑。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因为过度自信而故意拖延,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在最后期限完成任务。

4、外界干扰

随着内卷化时代的到来,在“万物皆可卷”的社会中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候我们会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受到人际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影响而趋向于短暂性地逃避任务,而在这样的信息化时代,网络、手机、短视频平台、音乐等使同学们轻而易举地从任务中脱离开来,形成拖延。


参考文献:

  1. 何静 赵雷丽.(2014). 拖延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