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预告 > 正文

认识双相情感障碍(二)——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并不清晰,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对其发生有明显影响,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患者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群体遗传学研究提示,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多因素遗传病。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高达85%

.生物因素

(1)神经递质

患者的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异常有关。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就非常复杂,而神经各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复杂,目前研究认为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γ-氨基丁酸、神经肽。

(2)神经内分泌

患者内分泌系统改变,与双相情感障碍发病有关,这种改变主要涉及三条内分泌轴,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的改变。医学界尚不清楚具体机制,推测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生物节律

生物节律紊乱,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机制之一。

(4)神经可塑性与神经营养

双相情感障碍与多种生物学改变有关,其中神经可塑性方面越来越受人关注,神经营养失衡假说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

(5)神经免疫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率高,尤其是患者共病代谢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近5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少共病一种疾病,而这些疾病多为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

(6)大脑结构异常

主要涉及位于额叶、基底节、扣带回、海马、杏仁核等区域,包括与认知和情感调节关系密切的神经环路。影像学改变也涉及以上脑功能区皮质,及皮层下的连续损害,以及脑功能连接的损害。

.心理社会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加双相抑郁发作,而某些类型的负性及正性生活事件,则会增加双相躁狂发作。

.诱发因素

应激事件、睡眠少、经济情况变化、与亲人吵架、季节变化等可能会诱发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

(1)季节

部分双相情感障碍发作,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即初冬(10~11月)为抑郁发作,夏季(5~7月)出现躁狂发作。女性较男性更可能具有季节性发作的特征。

(2)婚姻及家庭因素

在离婚或者独居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更常见。

(3)代谢综合征及物质滥用

双相情感障碍在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中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约42.3%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共病物质滥用。